2019-01-15
【喜訊】我院欒杰教授、蔣海越教授獲首屆“精誠醫者”獎項
2019年1月14日,首屆“精誠醫者”致敬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此次盛典由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醫者》欄目主辦、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生命與醫學科學倡導聯盟指導、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26位醫者獲頒“精誠醫者”獎項,我院(八大處整形醫院)副院長欒杰教授、副院長蔣海越教授分別榮獲了“精誠醫者”獎項。
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方來英、中國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民、北京醫師協會會長郭積勇、北京電視臺黨委副書記、常務副臺長韋小玉、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副局長潘蘇彥、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處長劉哲峰、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北京市中醫局副局長禹震、首都精神文明辦調研員楊秀卿等作為嘉賓出席頒獎典禮。
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推進“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和健康北京建設,響應“生命與醫學”科學倡導活動,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醫者》欄目應勢而生。作為中國首部醫學人文紀錄片,《醫者》以更宏大的格局,更富有溫度的視角,更具深度的表達,記錄了來自北京各大醫院的26位醫者的動人故事,獲得了行業內外的一致好評,并即將發行至全球80余個國家、地區進行播出。作為《醫者》欄目年度收官之作,“精誠醫者”致敬頒獎盛典為尋找而來,為觸動而來,為致敬而來。
“精誠醫者”的“精誠”二字,取自唐代孫思邈的著作《備急千金要方》。精,指醫者要擁有精湛的技術,誠,要求醫者同樣具備高尚的品德修養。本次致敬頒獎典禮以“精誠”為準則,旨在表彰醫者典型、傳播醫者仁心、培育人文精神、塑造行業形象,加強醫患溝通,讓生命科學與人文醫學完成一場有溫度,更有深度的交融共振。
欒杰 教授、博士導師
1985年畢業于青島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F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乳房整形美容專業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美學與美容外科學分會常委,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常務理事、內窺鏡整形外科分會會長,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整形美容專委會副會長、乳房整形分會會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整形美容分會副會長,亞洲乳房整形與重建學會第四屆主席、常務理事,國際整形美容外科學會(ISAPS)委員,《中華整形外科雜志》副總編、《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副主編、《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編委、《組織工程與修復重建雜志》編委、《中國美容醫學》編委等。
長年從事乳房美容整形與再造的前沿技術與疑難雜癥的臨床與研究工作,發明了分體式高位雙平面內窺鏡輔助雙平面隆乳技術和基于美學、幾何學與生物力學的隆乳設計系統,受到國際整形外科學界的關注和贊譽,多次受邀在國際上進行手術示范。研究并提出了靜脈增流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理論和技術, TRAM與DIEP聯合皮瓣乳房再造術、內窺鏡輔助背闊肌肌瓣切取乳房再造術、SIEA搭橋靜脈增流DIEP皮瓣乳房再造術等一系列創新技術。在國內率先開展了SIEA皮瓣乳房再造、BRAVA輔助脂肪移植乳房再造、脫細胞異體真皮輔助假體乳房再造等新技術。 開展了國際領先的三維數字化技術乳房整形測量與評價研究,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主譯出版《乳房再次整形外科手術學》,主持制定了我國第一部《假體隆乳術臨床技術指南》、《假體隆乳術檢查隨訪臨床參考標準》、《乳腺癌切除后乳房再造臨床技術指南》等權威學術規范,承擔完成多項國家臨床重點項目、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發起和領導中國首個“乳房再造公益救助行動”,獲“國之名醫”、“協和名師”、北京協和醫學院“優秀教師”、美國賽克勒“中國醫師獎”、“人民好醫生”、等榮譽稱號。
蔣海越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學科帶頭人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委員 副主任委員,常委
北京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 候任主任委員
擅長整形外科專業的先天性小耳畸形診治
創立了多種耳廓畸形早期手術治療的方法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體內構建轉基因組織工程化人工耳廓軟骨支架的實驗研究
立足于研究組織工程化耳廓支架,是國際上首位將組織工程耳廓支架與皮膚擴張技術相結合應用于臨床進行耳廓再造術的專家
2004年度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先天性小耳-無耳畸形系統化綜合治療項目組主要成員,負責項目指導和小耳-無耳畸形的相關基因研究
發表SCI論文和核心期刊文獻200余篇
曾獲得第二屆宋慶齡兒科醫學獎
首屆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科學技術獎
上一篇:【醫者】 梵高割耳 他造耳